今年是CFA考试创立60周年,CFA认证是金融领域世界范围内被广泛认可的证书之一。面对中国日益增长的金融人才的需求,CFA协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Margaret Franklin称CFA协会将中国作为CFA协会学习产品本土化开发的第一站,尝试推出全中文版本的CFA协会投资基础证书体系。
图源:Linkin
《21世纪》:今年是CFA考试创立的60周年,也是进入中国超20年,这二十多年里中国CFA考试的发展有什么趋势和特点?
Margaret:在这二十多年里的历程里,我们清晰地看到中国有成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发展趋势,中国市场对于金融人才的需求是越来越大的。
对于CFA协会来说,对中国市场投入也在不断地加大。我们在中国做的事情主要有两大方面,一个是与合作伙伴一起,在市场上举办重要的论坛和会议,为相关的人提供一个互相交流的机会。另一方面是,在近几年“可持续”这个话题越来越热,尤其可持续金融、可持续发展,而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金融在全球范围内都受到了瞩目。
我们还会做一个全中文版本的投资基础证书,这是在全世界范围内以及CFA协会75年历史中第一次做的一个本土化产品的尝试。
它的目标是为金融行业内中后台的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基础的金融和投资相关的知识技能的储备,包括一些专业术语的解释和基本知识的培训。内容上大概有70%的内容是就源于全球版投资技术证书,30%是与合作伙伴研发与中国市场相关的、具有中国市场特色的监管或政策相关的内容。
中国是我们在全球范围内尝试本土化产品开发的第一站,可能会在6个月之内取得比较重要的进展。
《21世纪》:作为一名金融人才,如何应对人工智能和CHATGPT等技术对自身职业带来的挑战呢?Margaret:做事的方式会变,但有一些永恒的原则。AI等技术实际上能帮助你探索更多的事情。最成功的人将是我们所说的“T型人才”,既具有垂直性,又能够将信息点连接起来,拥有广泛的附属技能,具有批判性思维。坦率地说,AI可以帮助人们发展得更好。
在金融领域,更多的程序员和数据分析师参与其中,金融业务的本质也正在发生变化。但也许他们并不了解投资系统,CFA协会可以帮助他们进入金融领域,与其金融背景的同事建立起沟通的桥梁。因此,当他们使用数据进行编码时,他们更更清楚数据使用的背景。
《21世纪》:您对中国支持金融人才发展政策方面有什么看法?
Margaret:人才的发展和积累不是偶然的,而是要通过这种有意识的引导和框架的规范。比如说CFA协会一直强调,金融人才要不断习得技能,重塑技能,提升技能;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适应市场发展,进而反过来推动市场的不断进步。
《21世纪》:您如何看待私人财富管理?
Margaret:30年前财富基本上都掌握在机构手里,多年之后,财富管理行业发生巨大变化,资金慢慢地流向个人。私人财富行业需要适应转化,比如现在中国市场的养老问题,更多的需要依靠个人来规划自己的养老。而对于个人或者私人财富来说,做长期的投资规划和投资管理需要非常专业的知识。
专业知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能够找到合适的投资组合管理;二是,在找到了最优投资组合之后,还要能跟资产所有者沟通,说服其采纳这一投资组合。我们最近的一项研究也表明了这一点,对于一些个人投资者来说,他们在投资中最难的事情是不能理解投资中的一些阶段性的表现和回报,从而基于短期波动判断市场,导致追涨杀跌,其实是不正确的。
《21世纪》:您如何看待相较于其他市场,中国市场CFA持证渗透率较低的现象?
Margaret:简单来说,发展潜力很大。我们在中国看到非常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导向,鼓励金融从业者取得相应的证书。对于CFA协会来说,要做的就是不断地与各类机构和利益相关方去合作,来证明我们的证书的价值。
对于雇主来说,CFA考生或CFA持证人,在已经证明了其职业能力、道德水平外,更重要的是证明了他们有持续学习的意愿和能力,这一点对于金融行业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总体来说,我觉得这个机会和潜力都是非常巨大的。CFA协会在中国的发展是一个线性向上的过程,中间会有小的上上下下的波动,但整体趋势向好。
延伸阅读推荐:
延伸阅读推荐: